一个鲜花电商你觉得我们公司怎么样?的坚持与救赎
今年3月18日,宋宁收到了两年前的鲜花订单自己最喜欢的野逸套餐 王柯在花卉基地 曾经风光一时的电商花加 今年3月18日,宋宁收到了一条来自花加的短信,停送了一年多的野逸鲜花
今年3月18日,宋宁收到了两年前的鲜花订单——自己最喜欢的野逸套餐
王柯在花卉基地
曾经风光一时的电商花加
今年3月18日,宋宁收到了一条来自花加的短信,停送了一年多的野逸鲜花套餐,又开始发货了。
花加曾经风光过。这家2015年成立的鲜花电商公司,几乎重塑了“每周一上班收到一束鲜花”的白领生活新方式。但它的垮掉,猝不及防。从2023年9月25日“停业整顿”的内部邮件流出,到所有业务按下暂停键,只用了半个月时间。
停业,但一切并未结束。花加创始人王柯称,花加会继续运营下去,欠大家的老订单用新订单的盈利去偿还。2024年6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即花加的母公司)破产清算一案。法院处理案件流程的时间和空间,给王柯争取到一线机会。花加恢复了部分业务,那些在2023年停下的鲜花订单,又渐次在2024年、2025年启动。
重启老订单
时隔近两年重新收到鲜花
在无人在意的角落,花加的运营还在默默进行着。昔日几百平方米的办公室如今杂乱寥落——外间是办公室,里间背景板一拉,就是直播间。全公司一共四个全职员工,财务、法务、设计、运营、业务全包了出去,这就是花加现在全部的“编制”,他们每月要处理约几十万元的订单。
这与高峰期200多员工、年营业额8亿元相比,判若云泥。
这是花加被传“倒闭”的第20个月,也是花加“老订单重启”的第16个月。2023年12月底,一向排斥直播带货的王柯来到直播镜头前。他不善言辞,面对镜头甚至会紧张得搓手。“我们会用直播卖花的收益去偿还老订单。”他在直播中说。
并没有多少人相信他的话。毕竟在2023年初,花加的发货就时有延后,客户在网上投诉抱怨退款难。但2024年1月31日,花加的订阅服务号上,突然出现了一条“老订单重启计划”的推送,200个没按时送达的老订单,“上路”了。
宋宁的老订单就是在今年3月18日发货的。2018年前后,宋宁在闲鱼上收其他人订阅的、不想要的单束订单,后来觉得这样操作不太方便,2021年,她趁双十一下单了年包的野逸套餐。当时买一年送一年,相当于2400元左右就能订购两年鲜花。
一直以来,在花加的消费体验让宋宁非常满意。然而2023年9月,随着花加突然传出“倒闭”消息,她就再也没收到花了。按照花加小程序的规定,在花束配送前,如果用户不满意本周的搭配,可以选择不收。宋宁之前有几次没有收花,因此截至2023年9月,她仍有约1200元的花束没有收。
“花加出事确实(值得)惋惜。”宋宁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们有一个花友群,在花加刚出事时,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有些在上海的花友甚至去公司维权。“但以我老花友的身份来说,心态比较平和,之前出事的平台也很多,我当时的想法就是,随它去吧。”直到时隔将近两年之后,再次收到老订单。“他们的花材质量都还不错,鲜花的品质与以往一样好。”宋宁说。
在社交媒体上,间或有客户晒出了自己收到的老订单鲜花,然而对于购买年包的客户来讲,这一束只是花加漫长履约的开始。按照花加的说法,目前,他们只能一轮一轮地发货,也就是说,每一个年包客户在收到一次花之后,就又要进入“大排队”中,等到下一轮再排到自己。“我都打算算了。”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评论,“虽然心里感觉有点五味杂陈,但能再次收到花,总体挺开心。希望不是套路。”
花加“出事”
2023年一度只剩一个人
花加“出事”,是在2023年9月25日。当天,一封花加内部信在网上流传,在那封信里,王柯用了“停业整顿”这样的词,引爆了员工、用户和供应商的不安,也把公众的目光,吸引到这家曾经的明星创业公司身上。
然而实际上,花加陷入困局早有端倪。不是出现在B+轮融资之后的2019年,而是在2017年他们发展最好的时候。
2017年5月,正在云南出差的王柯接到高管的电话,让他看看6·18的营销方案。“我当时觉得有点问题。但商量之后,我们都觉得这个活动如果做了,规模效应会更加明显,也会有利于后续融资。”王柯说。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这个决策的危险性。“当时公司大概融了一个亿,那一次营销我们花了四千多万。全年销售额接近八亿,但最后发现,客户并没有留下来。”
这个说法在杨伟涛那里得到了一些证实。杨伟涛2016年进入花加工作,一度任采购总监,2019年辞职自立门户种花,并成为前东家的供应商。她还记得2017年那场促销活动——当时,大量的订单致使云南仓爆仓,他们加班加点才保证了货物的发出,但等促销过后,订单却并没有太多的增加。
2020年,整个鲜花市场都在下滑,理论上,公司应该降本节流,比如砍掉几个仓库或合理裁员,以节省仓储成本和薪资支出。但王柯却再一次犹豫了。
“生鲜不是一个‘复制粘贴’的行业,从产品生产到物流、客服,有一个环节稍微跟不上,质量就会出问题,用户体验就会降下来。所以我们从产品到营销到供应链都是自己做,客服也是自己做——交给机器人不行,客户会骂你的。”王柯这样解释。
“当时我们是想优化人员、关掉大仓,整顿一下再开业。可是大家直接理解成公司倒闭了。”王柯说。他告诉北青报记者,2023年9月,公司本有一笔贷款资金即将到位,据他预估,这笔钱能让公司再维持一两年。
他决定开个会,讨论一下怎么用这笔“救命钱”。“我想着趁十一假期七天,再加上假期后的七天,先按下暂停键,把所有的仓库和渠道盘一下,看看需要多少人运营,砍掉一些不必要的仓库,精简人员,所以就发了内部邮件,说我们要停业整顿。”
这封内部邮件很快流传到了公司外面,网上各种关于花加的资讯,“标题就是内部邮件显示花加要破产。”
王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没等他想好对策,投资者、供应商和媒体的电话蜂拥而至,被欠薪的员工本身就有情绪,供应商也很紧张,纷纷找来要钱。十一假期后,员工陆续离职,又过了两天,一些供应商来堵门,到10月10日,公司只剩下王柯一人。
烧出“隐疾”
公司元气一直没能恢复
时至今日,王柯仍在复盘2017年的那次促销。在他看来,“那件事”对公司伤害很大,自那之后,公司元气大伤,一直都没能恢复。
“互联网(电商企业)都是这么干的,打折都两三折地打。当时高管说我们必须搞这个促销活动,最好能打个三折、四折。他们以前在互联网大厂,一年经手几个亿,会觉得这次打折只是花几千万而已,这点钱没什么。”王柯说。彼时,花加刚刚完成A轮融资不到一年,风头正盛,投资人也在鼓励他们花钱,“他们说,我们给你这么多钱,不是要让你放在银行里生利息。”
王柯的朋友圈里,充斥着同为创业者的成功喜报——这个融资了十几亿,那个融资了几十亿。他承认,在那种氛围中,他“没控制住”。明星公司所受到的瞩目、打折营销效果的强刺激、公司未来发展的蓝图……他“上头”了。
在各方压力的驱动和裹挟下,王柯犹犹豫豫地按下YES键,并寄希望于自己也能借助打折营销,“烧”出一片市场来。
“我其实也意识到烧钱不对,但那种压力,还有那种一下子就能把公司的业绩翻到很高的诱惑,让我犯了决策错误。”接近两年之后,再提起这个错误,王柯依旧会表现出难言的神态。他好像耻于自己的“上头”——作为公司的掌舵者,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他又希望去解释这种“上头”的不得已。
花加那场营销活动很成功,但负面效应随之而来,王柯发现,活动结束后,鲜花包月套餐的价格就很难涨起来了。
“低价套餐卖得还行,但定价稍微高一点的套餐卖得就不好。同时营销节奏带起来了,同行们都开始做,三折、四折,之后不跟着降价都不行。”2023年破产风波后,王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描述这场失败:“我们自己给自己砍了一刀,这是大家在高速发展、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合谋犯下的错误,它属于整个行业。投资人、我自己,还有一些同行,都吃到了苦头。”
一个交代
在一片骂声中重启花加
公司骤然生变,那段时间,王柯常独自待在没水没电的公司里。
“当时我挺伤心的。我觉得自己还算是个负责的老板,最难的时候,我把房子、车子都抵押了,到处借钱,甚至包括高利贷都去借了,但是并没有换来别人的谅解和支持,甚至没有给我反应的时间。”
而失败带给他的另一重痛楚,则源于来自社会的全盘否定。“以前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你好。公司失败之后,歧视就来了。”他感觉到,以前居住的小区,邻居知道他的公司出事,都对他指指点点,而去一些部门办事时,“大家也都会觉得被执行人就是坏人。”
但丧了几个月后,他觉得,既然公司还没“死透”,那横竖还得抢救一下。“我就是觉得我得有个交代。”他说。早在2023年初,就有投资人觉得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太好,给他发消息,“你要怎么跟我们投资人交代?”
这几个字让他想了很长时间。对于创业者而言,当一个公司宣告失败,最简单直接的操作方式,就是破产清算改做新项目——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柯面对很多投资人和媒体被追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破产?
但在他看来,花加的商业模式没问题,失败只是和战略失误,以及大环境有关。作为一个轻资产公司,如果直接破产清算,那么所有未兑现的老客户的订单、供应商的货款将直接清零。“但如果我能把公司持续做下去,之前有一些合作得比较好的供应商,还会继续合作,只要我们这个运营恢复正常,以前的老订单还能慢慢还,这对所有人来说都好。”
2023年底,他决定重启花加。重启从直播开始。一开始,直播间里骂声一片,“一部分人觉得,我付了钱你不发货,你就是骗子,还有一部分人虽然能理解我们的困境,但感情上难以接受,就觉得虽然你们现在很努力,但是你们不发货就是耍流氓,没尽到应尽的责任。”王柯回忆说。
就这样硬着头皮播了两个多月,2023年12月底,第一批老订单重启了。骂声少了些,后台又冒出了零星的新订单。
慢慢地,公司订单从一周几十单又恢复到一周几百单。如今,花加每月营收有几十万,基本上能够维持一个小团队的运营。老订单重启也由以往的每期200单,慢慢增加到每期300单左右。
坚持下去
争取两三年完成老订单履约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收到老订单的客户表示,新收到的花要比之前品质差。王柯将这种感受归因于仓储物流。“我们以前有五个仓库,每个仓负责周围的500公里。晚10点以后把花从仓库运出去。当天半夜就分配到离用户最近的3公里的站点,第二天一早开始配送,在12点之前就完成了。所以客户会感觉以前收到的花新鲜度更高,盒子更整洁。”
现在,他们只剩一个仓库。订单一部分从云南直发,另一部分从广东仓发,“所以在物流过程中,可能会把盒子搞得很脏。”
曾经,花加的技术员工最多时有40多个,他们做了一套发单系统,根据客户的喜好与鲜花的成本进行算法搭配。如今这个互联网味儿十足的算法配单系统早已停用。“现在肯定比以前粗糙得多,想做也做不到。时代给了我们一巴掌,我们得接受。”王柯说。
花加的最后一次融资,停留在2019年11月,之后就没再接受过投资。当2023年危机开始显现时,投资人汪博给了王柯投一笔钱,用来偿还花加之前的部分欠账。“我看中的就是他们的优质客户。现在从零去获取成本是非常高的。”汪博说,他看中的并非鲜花电商业务,而是期待着能将花加庞大的“沉睡”用户群体激活。
汪博的意向投资只有几百万,这对于有着400多个债权人、负债近亿的花加而言杯水车薪。但王柯很重视这笔投资,“现在公章在法院,公司什么都做不了,不能贷款,企查查上还一大堆起诉,投资的意义就在于清掉一些诉讼、把公章拿回来,那我们就可以去做正常的营销了。”他说,目前,他还处在敦促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尽快与债权人沟通的阶段。
“鲜花有淡旺季,现在老订单的履约数量,取决于我们利润的多少。利润多我们就多发一点,利润少就少发一点。或者把之前赚的钱留一部分,尽量保持每周、每月都有老订单能持续发货。”王柯解释道。依照公司目前的实力,眼下只能先把比较有把握的老订单套餐履约。他预估,要想把积压订单全履约完,得两三年。“反正赚了钱就去给大家发货,三年不行五年。不管几年,只要我坚持下去,肯定能把这个事做完。”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宋宁、汪博为化名)
文/本报记者杨宝璐
北京北青文化艺术公司首页,北京十大文化影视传媒公司企业排行榜官方网站一个鲜花电商你觉得我们公司怎么样?的坚持与救赎http://www.bjbqwh.com.cn/beiqingwenhua/34512.html
北京北青文化艺术公司首页,北京十大文化影视传媒公司企业排行榜官方网站官方推荐
99.99%的用户同时也查看了:
北青文化一个鲜花电商你觉得我们公司怎么样?的坚持与救赎...... 2025-04-26
今年3月18日,宋宁收到了两年前的鲜花订单自己最喜欢的野逸套餐 王柯在花卉基地 曾经风光一时的电商花加 今年3月18日,宋宁收到了一条来自花加的短信,停送了一年多的野逸鲜花......
北青文化边逛市集边相亲一怎么确定公司好不好干代人有一代人的相亲角...... 2025-04-18
大娃怪市相亲角的花式简历吸引众人围观 年轻人在相亲角填写简历 近百张手写的粉色纸条在风中摇曳,纸上的笔迹透露出都市青年的社交密码MBTI、星座等成了新的身份标签,甚至有......
北青文化校园AI上线去哪里看一个公司好不好 智趣正当时...... 2025-04-18
北京中小学今秋将全面开设人工智能(AI)课程,目前百余所学校已率先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并在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助管六大领域展开探索与尝试。当好奇的少年们......
北青文化以界碑为方向 用看一个公司好不好的软件青春驻守雪域边关...... 2025-04-18
瓦罕走廊上空,寒风裹挟着石头,千年如一日。玄奘、马可波罗曾走在古道上,书写了文明交融的璀璨历史。如今,在瓦罕走廊要隘,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屹立在雪山之间,来自17个省份......
北青文化人形机器人公司怎么样交社保最划算背后有牛人...... 2025-04-10
乐聚创始人、董事长冷晓琨 加速进化创始人程昊 夸父机器人进行表演 在2025中关村论坛的舞台上,一众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乐聚的夸父机器人以行云流水的太极舞步和双语导览惊艳......
北青文化电竞少年的汉得信息这个公司怎么样逆袭之路...... 2025-04-10
▲专心投入比赛 李嘉豪 成为职业选手后,李嘉豪的生活被各种赛事填满 比赛取胜后与队友击掌祝贺 重返高中后与同学们在一起 曾经是PEL(和平精英职业联赛)电竞选手TEC知沐的李嘉......
北青文化这群歪果仁用相面试被问公司怎么样声述说眼中的中国...... 2025-04-10
乌克兰小伙耶果 挑选嘉宾上台配合演出 相声遇上歪果仁团队与观众合影 西田聪 相声遇上歪果仁进行配音秀 朝阳区国贸商城北区地下一层有个相声剧场,定期举办相声遇上歪果仁专场......
北青文化婚恋跟拍师:4年,他公司怎么样才能上市记录下200多对情侣的故事...... 2025-04-10
树影婆娑的绿地上,白纱随风轻舞,新娘轻盈转身,手中泡泡机吐出晶莹肥皂泡,勾勒出梦幻纯真的画面 在95后摄像师志伟的硬盘中,储存着众多恋人间的甜蜜瞬间,每一段影像都承......
北青文化157项重点任务激公司怎么样算破产的活首都发展新动能...... 2025-04-10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内需和改革......
北青文化陕西镇巴首次发现史前怎么判断一家公司好不好遗址 将镇巴历史提前3000年...... 2025-04-10
中新网西安4月8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8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汉中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镇巴县碾子镇对“三普”点进行复查时,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存,这是镇巴县首......
北青文化顶尖学者产业代公司怎么样注册公司表共话智慧未来...... 2025-04-02
主会场内智能机器人展示 为期5天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今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哪些看点和亮点?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有什么活动?北京青年报记者整理出逛展......
北青文化王军:一座馆众业达的公司怎么样与一座城的故事...... 2025-03-23
中国现代文学馆 常务副馆长王军 今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将迎来建馆40周年纪念日。早在1980年12月,文学巨匠巴金先生发出这样的倡议:我建议中国作家协会负起责任来,创办一......
北青文化30个互联网健康乡村一家公司好不好怎么评判门诊今年将启动建设...... 2025-03-23
聚焦重点人群健康需求,今年北京基层卫生服务将有不少新动作,助力老百姓就近就便享受健康红利。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卫健委获悉,今年本市将建设超15个家庭医生健康管......
北青文化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想知道一个公司好不好文明指数得分90.80分...... 2025-03-23
昨天,2024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下文简称文明指数)发布,得分90.80分,比上一年度提升0.07个分值。首都文明办表示,文明指数调查推出20年来,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
北青文化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收获894封你觉得我们公司怎么样表扬信——营商环境里的“用户思维”...... 2025-03-18
运行3年半,收获61面锦旗、894封表扬信今年,副中心提出打造企业友好之城,以用户思维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记者日前采访发现,作为市级综合性政务服务中心,副中心政务......
北青文化“北京榜样·最美警察”赫怎么确定一个公司好不好晓波 大型活动背后的安全守护者...... 2025-03-18
赫晓波(左)对舞台安全进行检查 赫晓波(中)在工作中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赫晓波(右)在国家体育场周边开展秩序维护工作 北京作为首都,承担的大事要事多,大型活动多。每一场盛会......
北青文化听障患者迎福音怎么判定一个公司好不好 花季女孩获新声...... 2025-03-18
这个声音好像电子音,很奇妙日前,来自新疆的21岁大学生媛媛(化名),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进行了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的首次预开机。第一次使用人工耳蜗,......
北青文化更好促进校企荣峰装修公司怎么样啊人才供需对接...... 2025-03-18
本报北京3月16日电(记者 吴丹)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日前部署各地各高校面向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征集一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推动高校加快适应人工......